高清时代网
  【高清时代 4K专栏】 近几年由于电视终端的概念需要,4K未熟即已被炒得沸沸扬扬,2015年,随着摄录、制播、传输、终端的进一步完善,通过IPTV及OTT流媒体的4K商业模式成为当下最显而易见的市场化模型,但一边是4K趋于成熟的大好趋势,而另一边却如同沉石浮出水面后伴随着的明朗。

  原本未曾关注的问题在此时一一显现,国内发挥4K真正的质量价值并突破成为UHD的趋势也被众多技术团队所关注。在中国电信上海研究院的努力下,4K演进发展到UHD新一轮的技术挑战以及体验障碍正在被逐一解决,中国电信上海研究院在支撑中国电信开展4K专区试运营过程中以突破性的进展,发掘了更多务实的经验以及技术分享,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些精彩的阐述与建议。
4K的现状:分辨率与电视尺寸之间的关系
  首先,中国电信上海研究院的罗传飞博士在会议上分析了有关于4K的现状与UHD的关系,或许在几乎所有4K技术介绍的时候,都会有下述的一张图,从标清到高清再到4K、8K,给用户感官上的体验差异造成巨大的冲击,但实际上原生4K内容与原生1080P内容在同样50寸的4K电视和1080P电视显示,并没有明显的感官差别。

  通常震撼的图片下隐藏的是深深地商业目的,但在56寸以下的电视中,1080p和4K分辨率电视没有明显感官差别。
上海研究院:中国电信4K专区试运营经验分享
  人眼对于视频的分辨能力经过更高分辨率的锻炼,已由过去的60ppd转变到如今的90ppd,而根据目前国内的电视尺寸大小,50寸才刚刚开始成为主流,在2.7m的距离收看50寸的电视,从观看体验上1080p和4K的体验并无明显差别。

  通过欧洲广播协会EBU的测试,在1.5H电视高度和2.7米的距离收看56寸超高清电视,4K以及1080p收视效果差别不大,差距只有0.3-0.5 MOS分,在法国电信实验室做了后续进一步的测试,也得出同样的结论。所以,罗博士的结论是:目前主流电视尺寸下分辨率不是短板,只有当终端足够大的情况下,才有必要采用更高分辨率。高分辨率的优势应该是体现在一定的像素密度上更多的内容,而不是更高的像素密度。
UHD应当是HR+HFR+HDR+色彩与声音的结合
  正如上海电视节白玉兰论坛上,杜百川所言,分辨率并不是最大的问题,所以UHD不仅仅只是4K。罗传飞博士也共鸣般在会上阐述,UHD应当不仅仅是高分辨率,应该是五大要素的集合,UHD=HR+HFR+HDR+WCG+3D audio。
  除了分辨率以为,帧率也是非常值得关注的点,据ITU在50寸大屏上,60帧、120帧以及240帧的测试数据来看,帧率每上升一倍,MOS分就上升1分,相较于之前分辨率的0.3分,帧率将会是更重要的因素之一。
Rec.2020覆盖标准色彩空间的75.8%,而Rec.709只占35.9%
  关于4K的色彩问题,罗博士认为目前向超高清演进的趋势是,BT.709向BT.2020更广的色域演进,采样数从4:2:0向4:2:2再到4:4:4演进,同时在色彩采用精度上也正逐步从8bit向10bit乃至更高的14bit演进。例如,国际新标准Rec.2020采用了10位颜色表示,就涵盖了标准色彩空间的75.8%,而相比较的Rec.709采用8位色彩表示,只涵盖了35.9%的标准色彩空间,提升空间相当巨大。
  上海电视节的白玉兰论坛上,广电总局科技委副主任杜百川建议,目前我国应该集中精力完善4K+HDR的研究、标准的制订和系统的建立,待技术成熟后再大规模去推广。HDTV+HDR、SDR+4K较HDTV清晰度有明显改进,但QoE和4K+HDR相比相去甚远,且制作设备和电视机相对高清需要更换,再到HDR+4K在更换,所以不宜大规模推广。
上海研究院:中国电信4K专区试运营经验分享

  同样在国外,欧洲广播联盟所有的成员对目前开展Quad HD、UHD-1 Phase-1业务并不感兴趣。而UHD-1 Phase2、UHD-2的更多技术细节也尚还在完善之中,因此Jan Ozer于2014年10月10日公开表示,目前消费者还不要急于购买UHD的电视,因为它将变革得比你想象中的更快。
上海研究院:中国电信4K专区试运营经验分享
  这些言论证明了,在当下的关口,广播行业的UHD还很遥远,同时消费者也不应在目前对4K的期望太高,它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UHD不仅是高分辨率,也不仅是高对比度,也不仅是高动态,更不仅是宽色域、高声效,而应当是所有综上所述的集合。
返回高清时代首页>>
电信推动4K的理由与现状分析
  那么针对电信,现阶段发展4K的理由又在哪儿?罗传飞博士在会上提出了5点原因:
  1、运营商宽带提速降费,需要新业务推动高带宽的需求;
  2、第一代4K HEVC机顶盒降价至200元以内,可以取代高清机顶盒;
  3、3年4K电视的发展已使4K电视机价格开始进入大众可以承受的范围;
  4、4K电影大片开始普及,用户不还满足于传统的广播级视音频质量;
  5、城市光网、4K新技术可以让运营商更为有效的推动极致视音频体验业务;
  基于这5点理由,四川、广东、上海等各省公司都已在2015年推出H.265/4K点播专区的上线,以提升用户对于宽带提速的感知并应对用户体验的竞争。以之对应上海研究院制定了《中国电信IPTV业务系统基于HEVC/H.265的视音频编解码规范(试行)》、4K/H.265在IPTV现网应用的部署方案、4K平台(CDN、EPG)测试规范、4K智能机顶盒测试规范等一系列规范与合作厂商共同支撑电信4K专区试点运营。
上海研究院:中国电信4K专区试运营经验分享
中国电信4K IPTV
  罗传飞博士还强调,中国电信此次设定的规范从引导的角度,要求在不脱离实际的前提下,各项指标应当就高不就低,以适应逐渐过渡到UHD-1和UHD-2阶段。对终端的解码能力要加强兼容性测试。除了对编码参数进行规范以外,规范中将更强调效率、编码质量的可测试性和可验证性。

  在编码码流中将建议采用VBR 15Mbps码流,而不再采用CBR的方式,虽然在未来可能会升级到10bit并提升到50P帧率,理论上这样会造成码率上升10-20%,但以目前HEVC编码优化以及技术演进的速度来说,每年的编码效率提升可以抵消码率的提升。
  目前在内容上,中国电信上海研究院正与百视通、华数、优朋普乐等公司合作为试点专区提供优质的i4K节目内容,在终端上,四川、广东、上海也分别招标了100万、30万以及20万的4K/HEVC机顶盒,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全国范围内的4K机顶盒招标也将陆续开展。
帧率优化方案,提升流畅度以避免高分辨率放大收视疲劳感
  罗传飞博士介绍,其实从IPTV高清开始,由于没有对24帧的电影节目进行制转优化,仔细观看就会发现画面有不为明显的卡顿感,用户在长时间观看后就会出现的视觉疲惫感。在1080高清时代,机顶盒的输出和电视的显示会进一步变换成50帧,这样在某种程度上减轻了帧率转换的缺陷。但是在目前的4K超高清电影节目上,由于4K的像素更多,画面更大,4K还处在初步,芯片、电视最高只能支持到30帧,人眼对帧率的变动更为敏感,这就更需要对4K片源进行帧率优化,解决24帧制转25帧处理不当导致收视疲劳的问题
  在提出的端到端帧率优化解决方案中:
  目前终端要进行相应的调整:HDMI自适应终端电视的分辨率能力,用户家里如果是4K电视机,则需要统一设定为4K@25fps,用户如果使用1080P电视,则统一设定为1080P@50fps。
  由于HDMI根据内容进行输出的自适配,会导致不同的电视终端出现不同时长的黑屏过程,因此罗博士并不建议进行内容的自适配。
  在内容侧:由于在国内采用PAL制式,直播内容源为50i,点播内容以电影24为主,因此在内容侧建议点播电影内容统一制转成25P。同时,24P制转25P之后建议采用加快播放的方式,插帧和重复帧都将可能造成流畅度的影响。
质量优化方案,以超分辨技术实现蓝光到4K解决4K内容短缺
  在节目数量和质量上,4K片源的短缺依然是重要的阻碍,即使有4K演示视频,也难以支撑4K专区的持续发展;即使采用了原生4K的节目,经过制作、编码、传输、解码、输出、显示后,稍有处理不当的环节,节目质量的优势即消失。

  目前Sony 100多部4K电影大片,采用的方案是4K源1080P(内容)4K(机顶盒输出),也即是在后期制作上采用4K原片,再压制成30G~50G的1080P蓝光,同时配以xvYCC广色域,色彩更为逼真,这些经过4K技术优化的Sony碟片码率可以达到35~50Mbps。
对此,罗传飞博士也提出了端到端的质量优化解决方案:
  首先可以采用从“4K/蓝光源”---4K内容---机顶盒自适应输出的模式。“蓝光”通过超分辨率技术提升到i4K是目前可行的方法(经过帧率优化、分辨率超分辨、色彩饱和处理、亮度、对比度提升)。可以提供目前除了电影放映厅以外,所能获取到的最高视听质量体验。
经过i4K超分辨的蓝光内容即使在色调上也会比4K源内容鲜明
  最终效果在4K电视和1080电视上体验,拥有较高的画面干净度、流畅度、色彩饱和度、细节清晰度,对比1080P蓝光有明显的差异性提升。更为令人振奋的是,最后蓝光超分辨4K的节目内容,即使在1080P电视上也能明显的体现出4K的质量优势。配合高质量的环绕声能为尚未采购4K电视的用户提供4K质量优化的超蓝光视听体验。
运营商4K优势明显,定价策略不可简单粗暴
  从市场的角度上来,目前2014年全球UHD国版出货量达到1700万片,其中中国出货量达到1300万片,占全球出货量的76%,预计到2017年,UHD在50英寸以上的彩电渗透率将超过70%。罗传飞博士认为,超高清是一个较为长期发展的产业,并且在今年由于运营商推出超越传统广播级质量的4K专区业务变得意义重大。
  罗传飞博士认为,运营商4K专区优势明显,是一个值得整个产业一起付出努力的方向。因为这将会促成一个多方共赢的局面,原因如下:
  1、用户可以获得更高质量的音视频服务,并且也让用户升级换代的4K电视机和高宽带网络得以充分利用起来。
  2、运营商推出了4K高宽带应用以后,促进了用户的宽带需求,同时也促进了CDN的市场需求,增加了CDN的市场活力。
  3、CP可以进一步促进1080内容的消费量,但是需要高要求的分辨制作来支撑,从而提升了超分辨4K的整体服务质量。
  4、新的服务促进了芯片和机顶盒厂家进行更新换代,也有助于终端厂家建立低价跑量的商业模式
  罗传飞博士也表示,目前4K视频市场依然要以培育为主,价格上不能简单粗暴地将4K内容统一定价,应当根据内容的时效和质量进行区别对待,不然很容易就将其扼杀在摇篮之中,同时罗博士也表示,由于CDN成本太大,OTT 4K可能在短期内也难以形成大规模的免费模式,难以冲击运营商的4K优势。
  因为就目前CDN的价格计算,以央视国际CDN网宿科技中标的公告以及目前价格最低的迅雷云降价后的价格来看,CDN成本价格约为0.1~0.5元/GB之间,如果以15Mbps码率的4K/HEVC电影为例,一部两小时电影大概在15GB左右,光CDN成本就要占到1.5~7.5元。因此直接的后果就是OTT运营商要么采用码率更低的质量更低的4K节目,要么无法采用大规模的免费模式。

相关推荐:
4K电视频道何时到达家庭端? 邻国已走在前列
大屏4K是主流 五款索尼55寸4K电视推荐
2015年19款真正的4K电视大盘点【图】
返回高清时代首页>>
电信推动4K的理由与现状分析
  那么针对电信,现阶段发展4K的理由又在哪儿?罗传飞博士在会上提出了5点原因:
  1、运营商宽带提速降费,需要新业务推动高带宽的需求;
  2、第一代4K HEVC机顶盒降价至200元以内,可以取代高清机顶盒;
  3、3年4K电视的发展已使4K电视机价格开始进入大众可以承受的范围;
  4、4K电影大片开始普及,用户不还满足于传统的广播级视音频质量;
  5、城市光网、4K新技术可以让运营商更为有效的推动极致视音频体验业务;
  基于这5点理由,四川、广东、上海等各省公司都已在2015年推出H.265/4K点播专区的上线,以提升用户对于宽带提速的感知并应对用户体验的竞争。以之对应上海研究院制定了《中国电信IPTV业务系统基于HEVC/H.265的视音频编解码规范(试行)》、4K/H.265在IPTV现网应用的部署方案、4K平台(CDN、EPG)测试规范、4K智能机顶盒测试规范等一系列规范与合作厂商共同支撑电信4K专区试点运营。
上海研究院:中国电信4K专区试运营经验分享
中国电信4K IPTV
  罗传飞博士还强调,中国电信此次设定的规范从引导的角度,要求在不脱离实际的前提下,各项指标应当就高不就低,以适应逐渐过渡到UHD-1和UHD-2阶段。对终端的解码能力要加强兼容性测试。除了对编码参数进行规范以外,规范中将更强调效率、编码质量的可测试性和可验证性。

  在编码码流中将建议采用VBR 15Mbps码流,而不再采用CBR的方式,虽然在未来可能会升级到10bit并提升到50P帧率,理论上这样会造成码率上升10-20%,但以目前HEVC编码优化以及技术演进的速度来说,每年的编码效率提升可以抵消码率的提升。
  目前在内容上,中国电信上海研究院正与百视通、华数、优朋普乐等公司合作为试点专区提供优质的i4K节目内容,在终端上,四川、广东、上海也分别招标了100万、30万以及20万的4K/HEVC机顶盒,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全国范围内的4K机顶盒招标也将陆续开展。
帧率优化方案,提升流畅度以避免高分辨率放大收视疲劳感
  罗传飞博士介绍,其实从IPTV高清开始,由于没有对24帧的电影节目进行制转优化,仔细观看就会发现画面有不为明显的卡顿感,用户在长时间观看后就会出现的视觉疲惫感。在1080高清时代,机顶盒的输出和电视的显示会进一步变换成50帧,这样在某种程度上减轻了帧率转换的缺陷。但是在目前的4K超高清电影节目上,由于4K的像素更多,画面更大,4K还处在初步,芯片、电视最高只能支持到30帧,人眼对帧率的变动更为敏感,这就更需要对4K片源进行帧率优化,解决24帧制转25帧处理不当导致收视疲劳的问题
  在提出的端到端帧率优化解决方案中:
  目前终端要进行相应的调整:HDMI自适应终端电视的分辨率能力,用户家里如果是4K电视机,则需要统一设定为4K@25fps,用户如果使用1080P电视,则统一设定为1080P@50fps。
  由于HDMI根据内容进行输出的自适配,会导致不同的电视终端出现不同时长的黑屏过程,因此罗博士并不建议进行内容的自适配。
  在内容侧:由于在国内采用PAL制式,直播内容源为50i,点播内容以电影24为主,因此在内容侧建议点播电影内容统一制转成25P。同时,24P制转25P之后建议采用加快播放的方式,插帧和重复帧都将可能造成流畅度的影响。
质量优化方案,以超分辨技术实现蓝光到4K解决4K内容短缺
  在节目数量和质量上,4K片源的短缺依然是重要的阻碍,即使有4K演示视频,也难以支撑4K专区的持续发展;即使采用了原生4K的节目,经过制作、编码、传输、解码、输出、显示后,稍有处理不当的环节,节目质量的优势即消失。

  目前Sony 100多部4K电影大片,采用的方案是4K源1080P(内容)4K(机顶盒输出),也即是在后期制作上采用4K原片,再压制成30G~50G的1080P蓝光,同时配以xvYCC广色域,色彩更为逼真,这些经过4K技术优化的Sony碟片码率可以达到35~50Mbps。
对此,罗传飞博士也提出了端到端的质量优化解决方案:
  首先可以采用从“4K/蓝光源”---4K内容---机顶盒自适应输出的模式。“蓝光”通过超分辨率技术提升到i4K是目前可行的方法(经过帧率优化、分辨率超分辨、色彩饱和处理、亮度、对比度提升)。可以提供目前除了电影放映厅以外,所能获取到的最高视听质量体验。
经过i4K超分辨的蓝光内容即使在色调上也会比4K源内容鲜明
  最终效果在4K电视和1080电视上体验,拥有较高的画面干净度、流畅度、色彩饱和度、细节清晰度,对比1080P蓝光有明显的差异性提升。更为令人振奋的是,最后蓝光超分辨4K的节目内容,即使在1080P电视上也能明显的体现出4K的质量优势。配合高质量的环绕声能为尚未采购4K电视的用户提供4K质量优化的超蓝光视听体验。
运营商4K优势明显,定价策略不可简单粗暴
  从市场的角度上来,目前2014年全球UHD国版出货量达到1700万片,其中中国出货量达到1300万片,占全球出货量的76%,预计到2017年,UHD在50英寸以上的彩电渗透率将超过70%。罗传飞博士认为,超高清是一个较为长期发展的产业,并且在今年由于运营商推出超越传统广播级质量的4K专区业务变得意义重大。
  罗传飞博士认为,运营商4K专区优势明显,是一个值得整个产业一起付出努力的方向。因为这将会促成一个多方共赢的局面,原因如下:
  1、用户可以获得更高质量的音视频服务,并且也让用户升级换代的4K电视机和高宽带网络得以充分利用起来。
  2、运营商推出了4K高宽带应用以后,促进了用户的宽带需求,同时也促进了CDN的市场需求,增加了CDN的市场活力。
  3、CP可以进一步促进1080内容的消费量,但是需要高要求的分辨制作来支撑,从而提升了超分辨4K的整体服务质量。
  4、新的服务促进了芯片和机顶盒厂家进行更新换代,也有助于终端厂家建立低价跑量的商业模式
  罗传飞博士也表示,目前4K视频市场依然要以培育为主,价格上不能简单粗暴地将4K内容统一定价,应当根据内容的时效和质量进行区别对待,不然很容易就将其扼杀在摇篮之中,同时罗博士也表示,由于CDN成本太大,OTT 4K可能在短期内也难以形成大规模的免费模式,难以冲击运营商的4K优势。
  因为就目前CDN的价格计算,以央视国际CDN网宿科技中标的公告以及目前价格最低的迅雷云降价后的价格来看,CDN成本价格约为0.1~0.5元/GB之间,如果以15Mbps码率的4K/HEVC电影为例,一部两小时电影大概在15GB左右,光CDN成本就要占到1.5~7.5元。因此直接的后果就是OTT运营商要么采用码率更低的质量更低的4K节目,要么无法采用大规模的免费模式。

相关推荐:
4K电视频道何时到达家庭端? 邻国已走在前列
大屏4K是主流 五款索尼55寸4K电视推荐
2015年19款真正的4K电视大盘点【图】
返回高清时代首页>> 高清时代网微信公众号

【版权与免责声明】如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相关信息,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本站内容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网友供稿,涉及言论、版权与本站无关。

网友评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