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时代网
许多人还没弄清楚5.1,7.1是怎么回事,全景声、声学等概念又出来了。关键的是,每当有新东西出现的时候,就意味着要多花钱。

因此很多人疑惑了,到底什么样的音响效果才符合家庭影院的要求?是不是钱花得不够,不紧跟时代的步伐就只能“听个响”了?

关于这个问题,还是要先将家庭影院音响的原理作个大致的分析。
音响对于电影来说,实质上就是一个扩声的工具,其目的是为了让电影看起来更加精彩。至于有人把它当作“发烧”的玩物或者是彰显身份和地位的物质产品,那是另当别论,本文仅针对看电影而言。

看电影,“看”是主要的,“听”是辅助的。尽管如此,现代电影的听觉体验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才会有专门的音响系统。

看电影的音响好比“红花还需绿叶配”里的“绿叶”,不能抢风头,只是恰到好处的做好陪衬。也更好比是“主角与配角“里的“配角”,配角既不能抢戏,还不能表现太差,否则就会破坏了整场好戏。

作为”工具“或者”配角“,电影音响需要哪些基本要求呢?
首先是重放声音,二是声音定位,三是还原真实。

重放声音指的是解码和扩声,就是通过解码器、功放和音箱来把片源里的声音重放出来。现代电影采用的是多声道录制,片源经过了特殊编码,采用的是美国杜比和DTS两家公司的编码技术。

解码器的作用就是在重放的时候,对这两家公司的编码进行解码,还原为多声道的音轨,这是环绕音效的关键。没有解码器就出不了声音,或者只能出两声道的混合声音。解码器本身并不贵,大多内置在功放里面的,称之为合并式的功放,最便宜的解码功放在千余元即可买到。

音箱部分包括主声道音箱和环绕音箱以及低音音箱(低音炮)。由于家庭影院是由多只音箱共同作用而发出声音的,因此家庭影院音箱并不需要像HIFI那样要求那么苛刻。

比如定位的问题,HIFI音箱如果喇叭不够好,那么就很难在两只音箱之间形成精准的定位。而家庭影院有五个方位的音箱,尤其是中置通道的作用,只要解码出来的声音正确,那么基本的声场定位就可以形成。

中频部分是最容易实现的,4寸喇叭,5寸喇叭即可。高频部分,一只普通的丝膜高音的材料成本只需要十几元钱,低音炮的喇叭用几十元一只的8寸甚至6寸喇叭就能满足家庭环境下的扩声要求。

就家庭的应用环境来说,这几只音箱的要求并不需要很高,现代喇叭及音箱技术很容易实现,只要能把高中低频充分表现出来即可。

贵的反而是箱体部分,尤其是花在外观上的工艺或者材料,箱体越大,外观工艺越讲究,价格越贵。外观与声音效果没有特别直接的关系,但可以给人造成“看起来好听”的错觉。

因此,普及型的家庭影院音箱多用小箱体,外饰采用仿木纹PVC材料,甚至塑料材质的箱体,这样成本就更低。
由于多声道采用的是多点发声,可以借助房间的空间容积,相当于房间又是一个超大的音箱,加上低音炮的作用,拳头大小的音箱就能够把各种电影里的各种声音都能表现出来。这种用小型音箱组成的系统一般叫做“卫星影院音响”。

在音响市场上,包括世界级的各大品牌厂商都有此类卫星音箱产品,最具代表性的自然是美国的博士,其他如JBL,哈曼卡顿、天龙、安桥等,都有这样的产品。

卫星影院是家庭影院里最实惠的音响系统,在“发烧友”眼里可能不值一提,但对于家庭看电影来讲,是能够满足要求的。除了刚才讲到的卫星箱在还原声音频段方面没有问题外,更重要的是下面的话题:方位感。

方位感是电影音效里最有魅力的地方,为什么会有人不断的折腾环绕音箱的数量,从5.1到7.1,全景声等,其目的也就是为了追求更好的方位感。

电影音效最基础的方位就是“前后左右和屏幕中央”。
观众的前方和后方按照一定规律摆上音箱,通过功放解码器把不同的声音传送到这几只音箱里就能营造出良好的方位感来,电影镜头里的各种场景基本就能表现。中置音箱的主要作用是人声对白,另外对衔接前后左右声场也有很大帮助。

由于观众的焦点在屏幕中央,人声对白也大多在屏幕中央,因此就需要一只专门的音箱来负责人声,尽量让说话的声音和演员的口型位置一致,这就是中置音箱。如果没有专门负责人声的中置音箱,那么观众的位置坐偏了,说话的声音就可能在左边或者右边的音箱里发出,发声位置与口型对不上,电影看起来怪怪的。

一般来说,只要前、后、左、右、中几个方位都有音箱,而且发出的是通过解码器分离后的声音,就能够营造良好的出方位感来。声音有了方位感,电影镜头里的画面就会因为声音的衬托变得立体而丰富了,如飞机飞过,子弹滑过,背景音乐云绕在房间内等等。

光有方位感还不够,还需要有真实感。比如拳头打在身上要有力度,飞机飞过要有轰鸣,爆炸场面要有气势,背景音乐要有高潮,各种细微声音的细节等等。只有把这些营造出来后,电影镜头里的画面才会显得更加真实。

要把这些音效做到非常逼真很困难,而且是一个无底洞,“发烧友”们迷恋的就是如何能够把这种效果达到极致。
但作为欣赏电影来说,要达到电影情节所需要的真实效果并不难,只要把高中低频各部分的频段能表现出来就基本合格了,对于现代的功放和音箱技术来说,并不难办到,也不需要太高的成本。

更重要的一点,低音炮还能起关键作用,可以解决一部分声音真实还原的问题。
现代电影的低音炮音轨是独立的通道,即使主音箱的喇叭口径足够大,如果没有低音炮,低频的能量或者力度、速度感等的表现还是不够的。

家庭影院低音炮的作用有两个,一是强化低频能量,二是补充其他主音箱低频不够的问题。
一些指高端应用或者是“发烧”玩法,很多系统不止用一只低音炮,两只、四只甚至更多低音炮的玩法都有。其目的是为了营造出超常震撼的低频效果,恨不得炮弹的声音能像真实的气浪一样把人掀翻。对于普通电影爱好者来说,且预算不高的情况下,不必计较。

普通的落地箱或者书架音箱系统,低音炮喇叭的口径只要能超过主声道的喇叭,功率能达到主声道的3倍,低频的频宽范围和低频能量都容易获得,能达到不错的效果。至于力度、速度感以及整体的效果表现,就需要取决于系统搭配和各项器材的技术水平了,与价格和成本没有太多关系,一般在几千元至一两万元钱都能办到。

更实惠的办法是卫星箱系统。
由于低音炮存在,即使主声道的喇叭和箱体都很小也沒关系,通过低音炮的低频补充作用,就能够把小音箱中低频欠缺的部分进行很好的衔接和补充,听起来也像大音箱的感觉了。

影院系统的声音最讲究的是“平衡”,在主音箱小的情况下,表面上看是不足,但能带来其他的好处。
小音箱和低音炮在衔接的时候,中低频的重叠较少,相互干扰少,能量对比很明显,因此系统不仅容易做到平衡,而且在力度,速度、能量感方面反而就凸显出来了,系统声音也会更干净。而落地箱系统本身的中低频较多,和低音炮的中低频叠加后,反而容易出现混、乱、软的情况,如果搭配不当或者调校技术不够,效果反而不好。

因此,对于低价位的落地箱系统来说,追求的不是效果能达到多好,重点恰恰是如何不让系统出现问题,如何做好环境声学处理等等。而普通的电影爱好者,小型的书架箱甚至卫星箱系统,反而是更好的选择,既好调校,基本不用进行房间声学处理,而价钱也更实惠,完全能够满足要求。

功放实现解码和扩大声音,前后左右中置音箱营造方位感,低音炮营造真实感,这就是5.1音响系统,这样的系统就完全能够满足家庭影院的要求了。至于7.1,全景声等,主要目的是为了营造更好的方位感,并不会发生质的变化------此话题留到下次再探讨。

很多人可能不同意本文的观点,认为太容易实现的东西肯定不好。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打开淘宝、京东甚至亚马逊的网站看看,有多少国际性的音响大品牌都在做这样的东西,如果不能满足要求,没人认可,就不会有这样的产品存在。三五千元就能买到一套,如果倒推回成本,那才需要多少钱呢?

根据深圳东莞的大型OEM音响工厂数据,全球家庭影院音响出货量最大的一般都在几百美金的范围,实惠是主流。动辄上万,几万的系统并不多,发烧友、土豪只是少数。

有的人会质疑高音喇叭怎么可能只要十几元钱,那还是照成本倒推吧。一对几千元的落地箱,木箱外壳至少要占三分之一的成本,剩下的就是喇叭、分频器、包装、品牌费、营销费、加工费、仓储、运输、代理、经销、最后才是利润,分摊到一只高音上的成本能有多少?

音响当家产、当面子买,自然是越贵越好;当发烧玩物,永无止境。如果是作为看电影的工具,其实就这么简单。
效果与价钱没有太直接的关系,关键在于懂玩,会玩,如何用同样的价钱买到更好的东西才是行家。
高清时代网微信公众号

【版权与免责声明】如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相关信息,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本站内容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网友供稿,涉及言论、版权与本站无关。

网友评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