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时代网
天籁声韵-Stenheim Alumine Five试听记
上Stenheim的官网,点进History一项,在一小段文字后面紧跟着一张照片。那是一座崇岭高山,皑然的山巅说出了它的巍峨。不知是那个年代的冰河,横向切出一道深深的山沟,让山形更显崎岖而险峻。山脚下,矮矮的房子整齐座落,杂在住宅之间的小块町畦,从其成作物行排列的样态,推其当为葡萄园。Stenheim的红顶白墙的工厂,就在这个山脚下,傍山倚涧,为大地之雄奇所簇拥,为山林之秀美所怀抱。

页面再往下拉,进入屋内,原厂给了一照片墙,当中有Stenheim的试听室,有工厂,有组装中的半成品,有施工照片,有活动记录,有物,有景,有人。文字不多,几行简说,略略带过,但是,几桢照片,胜似万语千言。

天籁声韵-Stenheim Alumine Five试听记
专业挂帅的新贵品牌

2010年成立的Stenheim,品牌年纪虽轻,却拥握满满的专业。五个志同道合的工程师,热爱音响和音乐,原本都任职于Goldmund。或许,就是因为那个热情,让他们不想听命行事,而要做自己想做的,实现对音响的终极想像。经过两年的酝酿,2011年他们推出了第一款作品Alumine,那是一个全铝合金箱体打造的书架喇叭,让人印象深刻。2013年,他们把公司交给Jean-Pascal Panchard来经营。Panchard自己有多年销售经验,还曾创办一个音响爱好者协会,让法国和瑞士的音响爱好者与厂商有一个交流信息的平台;随后,他还进入Nagra担任产品经理。长时间浸淫于音响圈,而且熟悉製造商和市场两端生态,Panchard入主Stenheim,自然能为公司带来一番新风貌。

在领导班子换血后,Stenheim推出了第二代Alumine,是为Alumine 2,如果为其加装一只低音柱,可以构成Alumine 3。这样聪明的设计,让Stenheim喇叭可以「单点」,也可选「套餐」。Panchard人面广,他找上同为瑞士品牌的CH Precision合作,也请ABC PCB帮他们做分音器的线路板,更建立与日内瓦科技大学与西昂科技大学的产学合作关係。先前的五位创办人是工程师,但Panchard不是,他虽然当初在学校念的是电子,但出了社会都在做商业实务,他知道自己接掌Stenheim,得要有技术奥援,除了技术长Lucas Perrin外,找来外部资源借力使力,这反而让Stenheim的研发实力不退反进。

天籁声韵-Stenheim Alumine Five试听记
他看準了音响市场发展,要做出不一样的产品,不能往低价走,那会遭遇到意图分食大饼的3C与IT厂的挑战;要让年轻的Stenheim可以一举站上高峰,只有一途,就是一路向上攀登,追求Hi End和极致。2014年Stenheim又推出了Reference系列,包括 D’Appolito镜像对称设计的Reference Ultime和四件式的Reference Statement,让Stenheim站稳了Hi End喇叭品牌的地位。2017年才推出的Alumine 5则撷取了Reference系列的技术精华,让颠峰成就实现在次一级的产品上,教人在Alumine 5上便可探见Stenheim Reference系列的堂奥。

天籁声韵-Stenheim Alumine Five试听记
2017年才推出的Alumine 5则撷取了Reference系列的技术精华,让颠峰成就实现在次一级的产品上,教人在Alumine 5上便可探见Stenheim Reference系列的堂奥。(来源:Stenheim)
1公分厚铝合金精工打造的箱体

作为Alumine系列的老大哥,Alumine 5的份量十足,单支喇叭就重达100公斤。很大部分的重量来自那个全铝合金的箱体,每一块铝合金板足有1公分厚,由瑞士的专业金属加工厂製作,每一片铝板的误差最多最多也不超过0.1mm,也就是误差不超过一根头髮的直径。板材均经过阳极处理,表面呈现喷沙质感。两侧还有磁吸饰条,用家更可更换不同颜色的饰条来变换心情。瑞士金属加工和精緻工业闻名于世,体现在Hi End音响上,每每让人叹为观止;Stenheim喇叭也是这样,在极简之中,展现精微奥意。

天籁声韵-Stenheim Alumine Five试听记
Alumine 5看起来分为上下半截,其实箱体是一个,只是各单体有其独立的腔室以避免背波干扰。两只低音单体各有一个长条状的低音反射孔,位于低音单体的上下两侧。整支喇叭都是由铝合金製成,每一块铝合金板足有1公分厚,由瑞士的专业金属加工厂製作,每一片铝板的误差最多最多也不超过0.1mm。
天籁声韵-Stenheim Alumine Five试听记
两侧还有磁吸饰条,用家更可更换不同颜色的饰条来变换心情。
天籁声韵-Stenheim Alumine Five试听记
板材均经过阳极处理,表面呈现喷沙质感。
各单体前有导波器,后有专属腔室

箱体内部根据单体配置区分为四个腔室,隔间依然採用铝合金板。高音和中音单体背后皆为封闭的独立腔室,下方低音所使用的腔室则有通道相连,还有开口导出,开口位置就在下半截的低音箱体上下两侧,各为一长条状的通道,是为低音反射式设计。前文说到Alumine 5是Reference系列的技术下放,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用上Reference系列的高音和中音单体。高音单体是一只钕磁铁驱动的1吋丝质软半球高音,中音单体也是钕磁铁系统驱动,口径是6.5吋,低音则一共用上两颗10吋单体。值得一提的是,像Alumine 5这么高价的喇叭,Stenheim竟然没有跟随当前Hi End市场那样,用上钻石或铍振膜等罕见材质;虽然原厂没有提到中音和低音振膜材质,却罕见地在中音和低音单体悬边用上了绉折式布边。Stenheim还特别为单体设计了浅号角开口,均可见于高音、中音和低音单体上,具有一定控制扩散角度、提高单体效率、增加传送距离的作用。

喇叭厂找外部厂商提供零件和箱体材料不稀奇,能够一条龙自行开发生产的厂商当今还真是不多。重要的是厂商得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为什么这么做,而且有足够的know-how来製作。Stenheim也是这样,把需要的零件找齐,把自己需要的规格开给外包厂商,最后得到的仍是符合自己标準的部件,但是节省了生产线、作业机器的维护和折旧等成本,更符合经济效益。

天籁声韵-Stenheim Alumine Five试听记
高音单体是一只钕磁铁驱动的1吋丝质软半球高音,单体前缘还有浅号角的导波器设计。
天籁声韵-Stenheim Alumine Five试听记
6.5吋的中音单体,悬边採用绉折状的布边悬边,并且开口处也有号角状导波器。
国内Stenheim专家就在博韵音响

试听地点就在代理商博韵音响的试听室。位于大直北安路上的博韵音响,落脚当地已经25年。老公寓楼层面积不大,在这里作Hi End音响生意,老板杨文哲没有两把刷子是不行的。博韵专注在两声道上,低、中、高价产品都有,品牌不多,但是市场区隔清楚,并且每个牌子都是杨老板千挑万选下决定销售的。就连Stenheim也是,杨老板卖了好多年,从这品牌刚引进台湾时,他就开始卖,台湾多数的Stenheim喇叭都是他卖出去的,这些博韵的客人能有机会品嚐到Stenheim的声音,实在幸运。

喇叭怎么搭才好,店家最了解。虽然Alumine 5有94dB,博韵杨老板的经验是小功率扩大机推起来也没问题,几台高级综扩搭配的经验也不错,「我用过Mark Levinson No.585和Orpheus Absolute Integrated,搭起来都很好听,但是一旦用上更好的前后级,就回不去了。」换用功率更大的后级来推,声音更为轻鬆,动态也更有余裕。基于这样的经验,杨老板这次端上Mark Levinson No.52和No.53前后级伺候,要的就是推出Alumine 5的最佳表现。讯源配的是同样来自瑞士的Orpheus Absolute CD;线材则以ART的线材与Audience并用,讯源并且加上Nordost QKore接地,喇叭线则用上VertexAQ的制震器。

经销Stenheim好几年,对于他们家的喇叭,杨老板讚不绝口。我信他,不然,怎么会从经销做到代理?经销不必承担进口、贸易、囤货的风险,但转为代理商就不一样。只是,如果遇上真爱,冒险又何妨?我相信杨老板是真的喜欢Stenheim,因为,经过一个下午,我也快要爱上它了。

天籁声韵-Stenheim Alumine Five试听记
博韵二楼试听室空间约与一般住家的试听室差不多,纵深够,但宽度、高度略不足,需要花时间调整。
天籁声韵-Stenheim Alumine Five试听记
试听当天主要的讯源是同为瑞士品牌的Orpheus的Absolute SACD,其金属加工水準亦是不凡。
天籁声韵-Stenheim Alumine Five试听记
当天搭配的扩大机包括Mark Levinson No.52两件式前级,此机将电源和逻辑控制的线路做在一个机箱(左),主要的前级线路做在另一个没有萤幕的机箱里(右),彻底隔离了任何可能的干扰源。后级则是Mono-Mono的No.53单声道后级。犹如阿尔卑斯山水脉清泉

Alumine 5的声音直接、坦白,没有矫饰和隐藏。音质纯粹,音色自然。记得我开头所提的那张Stenheim官网的照片吗?那是他们公司周遭的景致。阿尔卑斯山横过瑞士,整个山系就像老树的错节盘根,牢牢抓住整个瑞士地界。他们公司就在阿尔卑斯山群之间,公司后山就是白顶山峰。我觉得Stenheim Alumine 5的声音好似瑞士乡间的空气,又好比阿尔卑斯水脉流出的清泉。你道这种纯净只在中频吗?不,一路到底,由高而下,一路都是纯的,都是净的,都是这样透明而无染的。这样会不会太无趣?不,蒸馏水才是内无一物,矿泉水就算经过即便质地和音调是纯净的,它却能表现出声音的丰富性,流洩出来的音乐不经任何阻碍,也不受任何感染,直扑而来。音乐里该有的素质,就在那里,听的见,甚至看得见。
天籁声韵-Stenheim Alumine Five试听记
圣桑的第三号交响曲「管风琴」配器丰富,编制庞大,不仅加上了管风琴,还有两架钢琴。我坐在那里,一路从头到尾听完,Alumine 5带给我一个接近音乐厅的聆听感受;它的声音是开放的,音场是开阔的。其间,我和杨老板讨论空间和声音的协调问题。他表示自己的空间太小了,在低频上段有一个明显的峰值,我们一边听音乐,一边讨论该怎么解决。就着现有的环境条件,在调喇叭摆位以外,很难有其他办法。因此我们开始动手调喇叭。刚开始,喇叭靠的后面,声音乾瘪而且混浊,没有神采,特别是低频轰然,那个声音表现完全配不上喇叭和整个系统的身价。我们试着把喇叭往前拉,一边听,一边调,最后往前拉了将近1公尺,并增加了内倾角度,声音这才豁然开朗。杨老板甚至把靠近背墙陈列的喇叭通通转向,让单体朝后,这时,圣桑音乐里斑斓的色彩和丰富的层次性才展现出来。

第一乐章上半音乐走得欢乐,乐曲开头由小声而渐增,逐渐昂扬的过程,听得Alumine 5的微动态表现实在出色。小提琴以弱音起始,力道逐渐加强,英国管带有哀戚的神色的音调吹出,质地扎实而且定位清楚,弦乐以颤音接续行进,定音鼓在后敲出肯定的节奏,这个层次真好。为什么我前面提到阿尔卑斯的水泉、瑞士乡间的空气,Alumine 5声音高度的透明性,又不是呆板平面,音乐是跳跃的、是活生的,没去过瑞士也没关係,听过Stenheim Alumine 5就知道了。听接下来带入的主题和发展,弦乐与木管的对话,然后加入昂扬铜管,彼此交织。只消系统透明度够好,就能把圣桑在这里的铺陈,一层又一层,又一层,再一层地呈现出来。

天籁声韵-Stenheim Alumine Five试听记
Alumine 5的喇叭端子採用WBT製品,共有两组,可双线连接。此外,博韵杨老板是义大利ART线材的爱用者,几乎全线使用ART的线。
低频宽鬆有解析,高频细緻有光泽

好的质感见于第一乐章后半,这段慢板美的可以融化掉整个世界。线条刚毅、箱体坚硬的Alumine 5怎地可以发出这样美的声音呢?旋律是美的,若能把这当中的声音质感给说明白,那个美又更高段了。Alumine 5让弦乐展现了丝绸般的细緻光泽,绵密又柔软,底部衬着的管风琴,一段圣咏般的纯净,Alumine 5唱来似乎又更无瑕了。这里的管风琴不凶悍,却是柔软温和,但却探到了这曲子的最底部。Alumine 5箱体不大,原厂数据给出28Hz的低频,我觉得延伸不是太大的问题,重要的是它的低频既宽鬆又有解析。喇叭最怕低频混浊,有的喇叭可以发出很乾净的中高音,但是低频的共振就坏了质感。Alumine 5没有这等问题,两只10吋低音似乎工作的很轻鬆,吞吐管风琴和低音提琴也是自然的。

第二乐章前半的诙谐曲风乐曲,考验的是喇叭或系统的速度和层次感,Alumine 5虽然有两只10吋低音,但是我觉得反应速度是敏捷的,跟着音乐的急行遁走,临危却不乱。如果这就是Panchard所要的,难怪乎他会用上这个绉折布边悬边。第二乐章走到后半,在管风琴一阵怒吼,乐团也跟着张扬齐放,一旁的竖琴在管风琴圣咏般的旋律外,奏出晶莹透亮的音符,接着再次进入齐奏高潮,接着又是一段赋格,然后是木管和弦乐的一段卡农。好过瘾啊!我听的好过瘾,连杨老板上了楼,站在我身后都不知道。若不是我在齐奏时起身去摸喇叭,真不知「杨来了」。我去摸什么?去摸箱体的震动。Alumine 5在乐团震撼齐奏时,箱体的振动微乎其微。这么少的振动,难怪声音乾净,甚且这铝合金箱体没有金属声,这还不够高明吗?


高清时代网微信公众号

【版权与免责声明】如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相关信息,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本站内容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网友供稿,涉及言论、版权与本站无关。

网友评论

Top